2025年,“清廉与反贪议题”再次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关注。从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(MACC)的授权,到廉洁指数的国际排名,再到国家反贪策略(NACS 2024-2028)的实施,这些都涉及信任、透明度和社会契约等根本性问题,而非技术性的治理问题。本文试图重现不同世代对这一话题的质疑和思考。这体现了制度发展的复杂性和公众期望的多元化视角。



年轻一代如何看待“清廉与反贪议题”的现实关联

A:“我们经常听说廉洁指数下降,但这与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?”
B:“实际上,两者的关系非常直接。当廉洁指数下降时,投资者会担心透明度的缺乏和外商投资的减少,这会间接影响就业机会和经济稳定。”
A:“所以,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,也是一个就业和民生问题。”
B:“没错,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反复强调公共采购透明度和司法独立的原因,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制度的公信力。”


社会如何回应“清廉与反贪议题”与国家策略落实

A:“我听说政府推出了《NACS 2024-2028》,但非政府组织仍在举行反腐集会。为什么?”
B:“因为社会信任无法通过计划来恢复。非政府组织认为,高级官员财产申报的实施需要制度监督。”
A:“因此,他们不仅要求文件,还要求切实的成果。”
B:“确实如此。此外,这种压力也使国家的反腐战略更容易监督和追踪。”


1MDB丑闻之后制度改革的长远影响与启示

A:“大家都说一马公司丑闻是一个分水岭,其影响至今仍未消退,是这样吗?”
B:“是的。它充分唤醒了公众对司法独立和机构透明度重要性的认识。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变革,历史就会重演。”
A:“因此,任何政策都必须避免‘重蹈覆辙’。”
B:“这是全球投资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。”


—图片转载至网络

面向未来的公共采购透明化与制度实践

A:“有哪些积极的例子?”
B:“事实上,一些国家已经通过电子采购系统显著减少了腐败的范围。马来西亚也在尝试类似的做法。”
A:“这似乎是科技带来的突破。”
B:“确实如此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机构的设计和实施同样重要,技术只是辅助工具。”


国家机构、社会力量和公众监督才是治理和打击腐败的必由之路。随着廉政指数的下降、高级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以及《国家反腐败战略(2024-2028年)》的修订,人们越来越意识到,只有持续的监督和执行,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。政府是否兑现承诺,公众是否愿意承担监督责任,社会是否保持警惕,是未来的关键因素。您有什么评论?您认为这项研究的哪些方面被忽视了?

清廉与反贪议题 — 常见问题

Q1:廉洁指数下降对马来西亚社会有何影响?
它会影响外资信心,削弱国家形象,并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,从而波及普通人的就业与生活质量。
Q2:国家反贪策略(NACS 2024-2028)的重点是什么?
重点包括高官财产申报、公共采购透明化以及跨机构合作,目标是建立更系统化的反贪框架。
Q3:NGO 在反贪运动中扮演什么角色?
他们通过集会、政策建议与独立调查,推动政府承担更多透明与问责的责任,同时也强化公众监督力量。
Q4:1MDB 丑闻之后的制度改革有何进展?
改革包括强化司法独立、扩大反贪机构权力,以及引入更严格的财务监管,但社会仍对其成效保持观察。
Q5:未来哪些措施能提高公共采购透明化?
电子采购平台、第三方审计和开放数据机制被视为关键工具,有助于减少寻租空间并提高公众信任。

By Candice

Leave a Reply